买错保险要退保,退不回全部资金,很心塞。
更无语的是相信了网上说的,选择了代理退保的方式,导致损失更惨重。
代理退保可追回全额保费靠谱吗?骗术是什么?
代理退保是近年来新出的中介机构,
声称可帮忙追回全额保费,且失败不收费,但其实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骗取消费者资金的机构。

这些代理退保的风险有哪些?买保险如何正确退保才能损失最小?
今日谱蓝君来揭秘代理退保黑幕,一起来看看吧——
- “代理退保可追回全额保费”靠谱吗?
- 代理退保的风险有哪些?
- 如何正确退保损失最小?
- 谱蓝君总结
1、代理退保是什么?
代理退保,简单来说就是保险客户让第三方(机构或个人)以自己的名义办理退保。
一些非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平台、电话短信、广告宣传、各种留言评论等方式非法牟利,发布“代理退保”相关信息,声称不限地区、不限险种,可协助无条件全额退保。
一旦客户相信,他们就很可能会陷入骗局。
2、代理退保骗局是怎样形成的?
一张具有法律效益的保单,代理退保机构是如何实现全额退保的?
实际操作如下:

退保中介喊着维权的旗号,索取客户个人信息和保单信息等;
他们通常根据设计的脚本向保险公司“钓鱼取证”,例如:误导销售、夸大保险功能,甚至伪造材料、歪曲事实。
告知保险公司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“呈堂证供”。
在收到投诉后,监管机构反映给保险公司。
由于保险公司处理投诉的成本很高,可能会妥协以应对监管的考核评估。
经过一顿猛的操作,全额保费就拿到了,退保中介也会从中提取30%-60%的佣金。
简单来说,退保中介先给客户下套,再找保险公司的漏洞,以获得高额佣金。
3、监管出击,集中整治
据统计,恶意投诉最早发生在2016年。
2019年,超过一半的人寿保司遭到恶意投诉。
不过代理退保一直受到监管机构的重视。
近年来,包括银监会在内的跟踪“代理退保”地方监管部门发布了50多份相关风险提示。
此外,各地银保监局采取目的性对策,成立专案组,全力治理恶意投诉,打击代理退保。
并根据违法行为和情节的严重情况进行处罚、判刑、拘留等。

先看一个案例:
尹先生在山东泰安买了保险,觉得不合适,想退保。
但犹豫期过后,保险公司表示只能退还30%的资本。
尹先生头疼的时候,网上代理退保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,代理声称可以全额退保,失败不收钱。
尹先生心动了,联系了退保中介。
过了一段时间,退保中介告诉尹先生,保费已经全部退还,服务费要扣除成本的一半。
尹先生认为他比保险公司退得多,所以他同意了。
之后尹先生又想买另外的保险产品,却被保险公司拒绝了,因为尹先生已被列入“保险公司恶意投诉”个人征信黑名单中了。
原来代理人员钓鱼取证、恶意投诉,碰瓷保司,才导致这样的后果。
虽然保费已经退了,但尹先生后续再想买保险就难了,真的是因小失大。

总体而言,代理退保除了会面临以上的个人征信、失去保障的风险外,还会面临泄露个人信息、资产损害或欺诈等风险,毕竟个人信息泄露后,掌控权就不在你这了。
谱蓝君一直说,买了保险后,退保要谨慎。在退保之前,一定要先考虑以下四点:
1、有没有买错产品,保障够不够
买了不合适的产品,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
例如,我只是想买一份大病保险,但我买了一种带有万能险的理财产品;
或者买了保障不全但却很贵的产品等。
2、保费是否过高
假如你现在有的保单保费很贵,每年的缴费压力很大,影响了家庭的日常生活,可以考虑退保。
3、退保前选择新产品
提前选择新产品,认真比较新旧产品的保障责任、条文,找到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的新产品后,在犹豫期内退保。
假如贸然退保,在保障空白期发生意外,是没有任何保障的。
4、健康状况有无异常
假如身体已经有了一些小毛病,新产品的健康告知无法通过。
需要考虑清楚后,再决定是否退保。
说了这么多,谱蓝君想提醒大家:不要轻易相信广告宣传的“代理退保”、“全额退保”等这类型机构。
全额退保只能在犹豫期内,犹豫期后退保,只能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。
如有退保纠纷,还须咨询保险专业人员,防止走弯路。
想了解更多,或有保障规划需求的朋友,点击下方图片,免费报名咨询,会有专业理财师为您耐心讲解,协助规范投保并提供周全的后续理赔服务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华体会最新版 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/www.uniqueadd.com/bxzs/29049.html